2013年6月13日,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于北京召开“第一届专家交流研讨会”.来自中国农业部、中国乳协、中国奶协、中国农业大学、丹麦农业技术中心、丹麦奥胡斯大学等多个机构资深的专家学者,以及中粮集团、蒙牛乳业、丹麦爱氏晨曦等企业富于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围绕乳业最前端的奶源建设、原奶质量等焦点话题进行专业对话,探讨中国乳业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国际先进模式内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条件。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锋表示,中国已经是第三大奶业国家,建设现代奶业格局还需要国家与企业一道,围绕奶牛养殖、原奶生产等产业链先决条件,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乳协、奶协等行业协会负责人认为加强质量管理是行业永恒的主题,将大力发展行业与企业间联动,将这场头脑风暴、改革成果推广到整个的乳品行业。
此次的会议议题之一是将研讨会的项目在蒙牛落地,带动行业转型。中丹乳品技术合作中心将以蒙牛为试点,发挥蒙牛乳业拥有的大型牧场和控股现代牧业的自身优势,引导中国乳业向知识型、环保型、集约型方向逐步迈进。
蒙牛集团助理副总裁王艳松作为企业代表,向与会者介绍了蒙牛过去一段时间内在奶源建设、原奶质量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改变,并着重强调了未来蒙牛奶源的发展方向:通过自建控股、委托管理、扶持引导三种模式,实现管理与技术双重标准化,最终达到牧场工厂共赢。
“家庭式农场”为2013年农业部一号文件内容,其目的是要在中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奶牛养殖户发展的的出路。中丹专家们集中讨论了“家庭式牧场”及牧场中饲喂、防疫、动物健康环节以及牧场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为探究Arlagaarden(爱氏晨曦公司奶源质量管理体系)的中国化,讨论小组罗列了中丹牧场养殖模式的差异,并就实施Arlagaarden的核心内容展开讨论。对于在富源牧业自建牧场试点植入arlagaarden的项目,专家们针对Arlagaarden体系的落地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为日后项目的开展储备了智力资源。
专家们结合业务需求,针对蒙牛奶源系统开展的牧场“委托管理中心”项目进行论证,专家给出了具体意见和解决办法。既切合了业务单位的需求,又可视为政府倡导的“家庭牧场”饲养模式探索的出路之一。
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在中国和丹麦两国政府支持下于2012年11月挂牌成立的,中心计划5年内投入2.2亿人民币,用于硬件投入、项目研发、专家聘请等方面,此次会议是中心工作的重点之一。据悉,此次研讨会部分参会专家将成为中丹中心的签约专家,且未来会有更多的智力支持加入到团队中,以更好地汇智创新,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