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由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设计组织的奶源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隆重开班。此次研修班将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近20位岗位科学家,多方位地给蒙牛40名未来的“牛人”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全体系、全方位培训,培训包括课堂授课和牛场实训指导。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魏克佳、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奶业办公室主任王锋出席了开班仪式并向学员详细分析了国内政策环境以及国际国内奶业现状。
培训课程从微观角度包含牧场建设、饲料生产、奶牛生理、奶牛营养、疾病治疗、繁殖育种等奶牛生活全方位的学科体系;宏观角度包括牧场管理、牧场经济效益提升、国际国内奶业现状剖析、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现场指导过程中,教授们将与学员互动学习,使学员们快速消化所学内容,并即时获得专家的释疑。
这是中丹专家共同推动中国乳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此前的6月13日,由中国丹麦两国政府支持成立的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于北京召开了首次专家交流研讨会,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着名动物、食品科研院校机构的诸多资深专家,与会专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讨论了当前形势下中国奶业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仔细分析了对外学习引进的可能性。
当时,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奶业从业人员(尤其是上游人员)的专业性与国外同行业存在差距,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中国与丹麦牧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差距较大,而这较大的差距主要来源于人员的教育背景。在丹麦一个牧场主加两个帮手就可以管理一个中型规模的牧场,而两个帮手经过培训具备专业学科能力,并在有经验的师傅带领下,在牧场实践2年以上。以做事严谨着称的欧洲人认为,专业的人员才能养出健康的奶牛,而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产出健康、高品质的牛奶,这与中国专家的理念不谋而合。为此,中心发挥平台优势,联合蒙牛乳业、中国奶牛技术产业体系、国外科研机构,汇聚产业链整合、专家整合等优势为中国奶业培养精英人才。
据悉,中心将此次培训完全项目化运作,多个阶段分布进行。第一阶段对蒙牛涉及奶源、牧场管理的40多名技术、管理骨干进行“1+1+1”的理论结合实际再强化理论的培训;此后,对优秀培训毕业人员进行多种模式的头脑风暴和国际化拓展,最终为中国奶业积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牛人”.
此次全方位培训后,40名学员将融聚所学知识和前期个人经验,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个人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据悉,此次培训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同层次的“牛人”会从在中丹中心的平台走出来,具备新知识、新视野、新活力,并融合责任心、信心、恒心,势必会为蒙牛乳业甚至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或缺的原动力。